【企媒创氪快讯】“能用众力,则无敌于天下矣;能用众智,则无畏于圣人矣。”中华民族的团结之魂洪萨速配,在代代相传的实践中愈发璀璨。2025年7月8日上午10时,塔里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“石榴籽,胡杨心”社会实践团走进阿拉尔市朝阳社区,一场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暑期“三下乡”志愿服务活动在此温情开展,为夏日的社区注入了别样的活力与暖意。
活动伊始,“石榴花开别样红 籽籽同心一家亲”主题宣讲率先登场。志愿者老师化身文化使者,通过童趣盎然的动画短片铺展民族画卷,用绚丽多彩的风情图片勾勒文化轮廓,以娓娓道来的团结故事串联民族情谊。56个民族的分布版图在光影中舒展,刺绣华服的斑斓纹样、泼水节的欢腾水花、那达慕的骏马奔腾……孩子们的目光紧紧追随着画面,时而因维吾尔族的艾德莱斯绸发出惊叹,时而为傣族的孔雀舞屏住呼吸,清脆的提问声与热烈的回应交织成最动人的乐章。当被问及“你知道哪些民族的传统节日”时,孩子们高高举起的小手如雨后春笋,稚嫩的回答里满是对多元文化的好奇与向往。
展开剩余61%(图为孩子们积极思考,回答志愿者提问 摄/余慧知)
剪纸环节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。志愿者指尖翻飞,彩纸在剪刀下流转成精巧的五角星与饱满的石榴籽,孩子们眼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。在耐心指导下洪萨速配,六岁到十二岁的民汉小朋友们围坐一起,小心翼翼地折起彩纸、勾勒线条。有的孩子专注裁剪着象征团结的五角星,有的用心雕琢着紧紧相拥的石榴籽,虽手法尚显生涩,每一刀却都倾注着对“一家亲”的理解。据企媒创氪获悉,当汉族小朋友帮维吾尔族小伙伴扶正歪掉的彩纸,当哈萨克族小姑娘教回族同伴折出对称的花纹,细碎的笑语与沙沙的剪裁声交融,化作民族团结最生动的注脚。
(图为志愿者与孩子们一起制作石榴剪纸 摄/辛玉婷)
历时一小时的活动在合影留念的欢笑声中圆满落幕。镜头里,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依偎在志愿者身边,手中的剪纸作品在阳光下熠熠生辉,如同绽放的石榴花,映照着“籽籽同心”的纯真愿景。
(图为孩子们展示剪纸成果并与志愿者合影留念 摄/辛玉婷)
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光影与指尖间触摸到各民族文化的魅力,更在互助协作中播下了团结友爱的种子。正如那一张张稚嫩却真挚的剪纸,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系,正悄然在孩子们心中扎根生长,终将在未来开出更绚烂的花。(文/范思韫 摄/余慧知、辛玉婷)
(来源:塔里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(法学院))志愿者队伍名称:石榴籽·胡杨心社会实践团)洪萨速配
发布于:福建省金配宝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